卷三十二 山东三
◇兖州府东至江南海州五百六十里,南至江南徐州三百六十里,西南至河南归德府四百十七里,西北至东昌府三百八十里,东北至济南府三百三十四里。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,至江南江宁府千二百三十里,至京师千二百三十五里。
《禹贡》徐、兖二州之域,春秋时属鲁。战国初属鲁,后属楚,亦为齐、宋之疆。秦置薛郡。汉为鲁国及泰山、山阳等郡地。后汉为鲁国、任城国及山阳等郡。晋为鲁郡。宋为高平、东平、鲁郡等郡地元嘉三十年,移置兖州,治瑕丘。沈约《志》:兖州刺史后汉治山阳昌邑,魏晋治廪丘。武帝平河南,治滑台。文帝元嘉十三年,治邹山,又寄治彭城。二十年,兖州省入徐、冀二州。三十年复置。杜佑曰:《禹贡》兖州在济、河之间,因济水发源为名。周置兖州,始兼及今郡之境。其在《禹贡》,则宅徐之方,而受兖之名也。然自刘宋以前,兖州徙治不一,其以兖州专治瑕丘,则自宋元嘉末始也。后魏亦为鲁郡等郡。北齐曰任城郡。隋初,置兖州。大业初,又改为鲁郡。唐初,徐圆朗据其地。武德五年,复置兖州。天宝初,亦为鲁郡。乾元初,复故寻置兖、郓等州节度于此。乾符三年,赐号泰宁军。五代因之周广顺二年,罢泰宁军,以慕容彦超拒命也。宋仍曰兖州亦曰鲁郡泰宁军节度。政和八年,升为袭庆府。金亦曰兖州大定十九年,更军号曰泰定军。元因之,隶济宁路。明初,亦隶济宁府。洪武十八年,升为兖州府,领州四、县二十三。今亦曰兖州府。
府据河、济之会,控淮、泗之交,北阻泰岱,东带琅邪,地大物繁,民殷土沃,用以根柢三楚,囊括三齐,直走宋、卫,长驱陈、许,足以方行于中夏矣。然自春秋以来,不能抗衡于齐、楚,而纷纭之际,豪杰竞起,未见能以兖州集事者。何欤?盖必悬权而动,所向无前,然后可以拊敌之项背,绝敌之噤喉。若坐拥数城,欲以俟敌之衰敝,未有得免于覆亡者也。是故徐圆朗颠于前,朱瑾窜亡于后,岂真形胜之不可为哉?用之者非其道耳。夫聚天下之转输,尽出于百里之内,亚夫昌邑之谋,燕师亭之举,岂非千古之大计乎?策兖州者,未可无曲突徙薪之虑也。嵫阳县附郭。本鲁之负瑕县。汉为瑕丘县,属山阳郡,武帝封鲁恭王子政为侯邑。后汉亦为瑕丘县。晋省入南平阳县,属高平国。宋元嘉末,置兖州,治瑕丘故城。后魏因之。隋开皇三年,始复置瑕丘县,仍为兖州治。唐因之。宋大观四年,避宣圣讳,改曰瑕县,寻又改曰嵫阳,以山为名。明初,省入兖州。洪武十八年,复置。编户二十二里。
○瑕丘城府西二十五里。鲁负瑕邑也。《春秋》:哀七年,季康子入邾,以邾子益来,囚诸负瑕。即此。汉置瑕丘县。晋废。刘宋元嘉三十年,始移兖州治瑕丘。泰始二年,没于魏,曰东兖州,寻亦曰兖州。齐建武二年,魏主宏自瑕丘如鲁城。梁大通二年,魏泰山太守羊侃袭兖州刺史羊敦,弗克,筑十余城守之,遣使来降,魏将于晖等因击侃于瑕丘。侃溃围南走。东魏天平初,兖州刺史樊子鹄据瑕丘以拒东魏,明年,高欢使娄昭攻之,堰泗水灌城,城遂下。隋亦曰兖州。唐中和四年,感化将李师悦等追败黄巢于瑕丘。是也。宋为嵫阳县治。洪武十八年,改筑府城,因移县于今治。今郡城以砖石,有门四,外有带郭,郭有门五。正德以后,屡经修筑,周十四里有奇。
昌平城府东南八十里。《春秋》:僖二十九年,介葛卢来朝,舍于昌衍之上。杜预曰:鲁县东南有昌平城。是也。今府城西有昌平驿,盖袭其名。又乘丘城,《括地志》云:在瑕丘西北三十五里,汉县,属泰山郡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将夜为侯邑,后汉省。檀城在府东北。《地理志》:瑕丘有檀城,古灌檀也,亦曰檀乡。东汉初,刁子都为其部曲所杀,余党与诸贼会檀乡,号檀乡贼。亦曰檀丘,东晋大兴三年,徐州刺史蔡豹败叛将徐龛于檀丘,时龛以泰山太守叛降石勒也。又《地记》云:卞县东南有檀丘。
○嵫阳山府西三十里。宋以此名县。又甑山,在府东北七十里,逶迤绵亘,接泗水、宁阳二县界。
○泗水在府城东。源出泗水县东陪尾山,四泉并发,故曰泗水。西径县北,始合为一。又西经曲阜县北,至府东五里,转而南,经横河,与曲阜县之沂水合。入金口闸,贯城而西出。又西南经邹县,入济宁州之运河。《左传》:襄十九年,晋帅诸侯伐齐,次于泗上,疆我田。盖正邾、鲁之界也。东魏天平二年,高欢使娄昭攻兖州,堰泗水灌瑕丘。隋开皇中,薛胄为兖州刺史时,泗、沂南流,泛滥大泽,淹没为甚。胄乃于城东二水交流之处,积石堰之,决令西注,陂泽尽为良田,又通转运,利尽淮海。百姓赖之,号曰薛公丰兖渠。后废不治。五代周广顺二年,慕容彦超据州叛,引泗水注濠中,为战守备,故渠益废。元至元二十年,开会通河,乃修胄旧渠,为滚水石坝,引泗入运。延四年,都水监阔阔始疏为三洞以泄水,谓之金口闸,每夏秋水潦,则开闸泄水南流,会于沂水,由港里河入济宁州南四十六里之师家庄闸。冬春水微,则闭闸遏水,令西入府城,经城西昌平驿前,又西三十里,历土娄、枣林二闸,西南至济宁州城东共六十里,屈从南门,合于水,由天井闸,入于运河。明时成化七年,工部主事张盛复作石坝,固之以铁,以时启闭,为漕河之利,谓之金口闸河。沂水府东五里。源出曲阜县尼山之麓,西流经此,合于泗水。又雩水亦自曲阜县流入,至府东五里,与沂水并注于泗水。○洙水,在府东北二十里,旧自曲阜县流入境,合于泗水。《水经注》:泗水经瑕丘城,东南入石门,向来结石为门,跨于水上也。又西南流,世谓之杜武沟,今堙。负瑕泉府北六里。其东有阙里等泉,西有蒋诩诸泉,凡八泉,俱南流入于泗河。
○新嘉驿府西北四十五里。又府南七十里有沙河驿,其相近者,又有沙河递运所。
高吴桥府西北三十里。《志》云:泗水经杏林闸,稍北为高吴桥河,即水也。汶水经宁阳县之罡城坝,分流为水,西南流入界,至高吴桥。又西南历济宁州城东,合泗水,入天井闸。桥为南北津途,宋元符初建。○金口闸,府东五里,元至元中所建。稍南曰金口堰,成化中所修滚水石坝也。又府西十里曰土娄闸,又西二十里曰杏林闸,皆元至元中建,与济宁州接界。
曲阜县府东三十里。南至邹县四十五里。古少之墟,周公封于此,鲁所都也。秦为薛郡治。汉置鲁县,高帝封功臣奚涓为侯邑。高后初,改为鲁国治。晋为鲁郡治。宋及后魏因之。后齐改属任城郡。隋开皇三年,废郡,改县曰汶阳,属兖州。十六年,又改曰曲阜县。唐武德中省。贞观八年复置,仍属兖州。宋大中祥符五年,改曰仙源县。金复为曲阜县。旧无城,明正德七年迁县于此筑。今城周八里,编户十六里。
○鲁城今县治。《图经》:神农氏自陈徙居鲁。其后周公封于此,为鲁国都。其城凡十二门:正南曰稷门,南之左曰章门,右曰雩门。正北曰圭门,北之左曰齐门,右曰龙门。正东曰建春门,东之左曰始明门,右曰鹿门。正西曰史门,西之左曰归德门,右曰麦门。自春秋至战国,鲁世世都之,后并于楚。秦为薛郡治,义帝尝封项羽为鲁公。后汉建武五年,幸鲁。永平十五年,至鲁,幸孔子宅。元和二年,幸鲁,祀孔子于阙里。延光二年,亦幸鲁。隋曰曲阜县。唐乾封元年,至曲阜祀孔子。开元十三年,亦幸曲阜,至孔子宅致祭。五代周广顺二年,如曲阜,谒孔子祠。宋大中祥符初,亦幸曲阜,谒孔子庙,遂幸孔林。是也。历宋至元,迁县治于鲁城东十里,谓故城为阙里,而城址为平陆。明正德七年,流贼入兖,陷曲阜,复犯阙里,乃徙县于鲁城故址,筑城周八里,而旧县遂废。《志》云:今县城及郭外之东南,皆鲁城故址也。杜预曰:鲁有东城、南城,有上东等门。《左传》:定八年,公敛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,与阳虎战于南门之外。上东门,盖鲁城东之北门。又《国语》:臧文仲祭爰居于鲁东门之外。即此门矣。或以为始明门也。其鹿门则南城东门也。襄二十三年,臧纥斩鹿门之关,出奔邾。白褒《鲁记》:鹿门有两井:一为臧武仲井,一为季桓子井。《国语》:桓子穿井,得土缶,中有羊,以问仲尼者也。其雩门则南城西门也,面临雩水,因名。庄十年公子偃自雩门窃出,蒙皋比而犯宋师。又哀十一年,冉有帅左师次于雩门之外。即此。其稷门则南城正门也,庄三十二年,圉人荦能投盖于稷门。定五年,阳虎盟季桓子于稷门之内。又哀八年,吴伐鲁,微虎欲以私属徒宵攻吴,及稷门之内而止。亦谓之高门。僖二十年春,新作南门。《传》曰:书不时也,本名稷门,僖公更高而大之,故名高门。定十年,齐人陈女乐文驷于鲁城南高门外,即稷门矣。门内有斗鸡台二所,昭二十五年,季后阝之鸡斗。《括地志》:斗鸡台二,相距十五步。是也。城外又有郭门,西郭门则曰子驹门。文十一年,获长狄侨如,埋其首于子驹之门。又莱门,则东北郭门也。哀六年,齐人召公子阳生,阳生请与南郭且于乘,出莱门而告之故。八年,吴伐我,将盟,景伯负载,造于莱门。或曰:莱门即阳关邑门也。又有争门、吏门、石门等门。《公羊传》:齐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,立僖公而城鲁。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,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。是也。争门,一云当作净门。净,鲁北门池也。吏门,或以为史门矣。《吕氏春秋》:归父居石门。石门盖亦郭门名也。又有雉门,有两观。定二年五月,雉门及两观灾,冬十月,新作雉门及两观。雉门盖公宫之南门,两观,阙也。孔子为鲁司寇,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。又雉门之左有亳社,右有周社,成季之繇曰:间于两社,为公室辅。两社之间,朝廷议政事之所也。
奄城在城东二里。古奄国也。《书序》:成王东伐淮夷,遂践奄,因以封周公。《志》云:曲阜旧城,即古奄地,亦曰商奄里。○邾城,在县西南二十里,《志》以为邾国地。或曰:夫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,此盖鄹邑矣。《孔丛子》:孔子将适晋,临河而返,还辕息鄹。即此。《志》云:今邹县西北有东邹村、西邹集,盖地与邹县接界。杜预曰:鲁县东南有城,即此城矣。汶阳城县东北四十里。本鲁邑。《左传》:公赐季友汶阳之田。汉置县,属鲁国,晋属鲁郡,宋及后魏因之,北齐省。隋因改鲁县曰汶阳。杜预曰:汶阳县北有曲水亭。《春秋》:桓十二年,公会杞侯、莒子,盟于曲池。即此。《水经注》:汉章帝东巡泰山,立行宫于汶阳,世谓之阙陵城。杜佑曰:汉汶阳故城,在泗水县东南。误。
○尼山县东南五十里,连泗水、邹县界。一名尼丘山。孔子应祷而生之地。其山五峰连峙,中峰之麓,有宣圣庙。其东麓有坤灵洞。山东南相对者,曰颜母山,上有圣井及颜母庙,或谓之女陵山。《志》云:尼山南有鲁源村,为叔梁纥所生之地。○防山,在县东二十里,《礼记》:孔子父母合葬于防,今其墓在山北二十里。九峰山县西北五十里,峰峦相接,参差有九,与宁阳县接界。《志》云:山在宁阳东南五十里。○寿丘,在县东北。《帝王世纪》:黄帝生于寿丘。在鲁东门北,长六里,高三丈。《史记》:舜作什器于寿丘。《一统志》:轩辕氏葬于此。在县东北二里,金时改为寿陵。又曲阜,应劭曰:在鲁城中,委曲长七八里,县以此名。
○泗水县北八里。自泗水县流入界,又西入嵫阳县界。《左传》:哀八年,齐伐鲁,舍于庚宗,次于泗上。十一年,师及齐师战于郊,右师奔,齐人从之,陈、陈庄涉泗。《国语》:宣公夏滥于泗渊,里革断其罟而弃之。《志》以为皆鲁城北之泗水也。《从征记》:洙泗二水,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。
洙水县北二里。《春秋》:庄九年,浚洙。盖以备齐也。《水经注》:洙水出泰山。盖县临乐山北。西南流,至汴县西南,入泗水。又乱流,西南至鲁县东北,分为二流:北为洙渎,南即泗水。孔子设教于洙、泗之间阙里。是也。洙水又南经瑕丘城,下流复入泗。《通志》:洙水故道,自县东北经孔林西而入泗。今洙与泗水不通,上流在孔林东,止一沟渎,过夫子墓前,西南流入于沂,其故道不可考矣。
沂河县南二里。出自尼山,西流经此。《论语》所云浴乎沂者也。《左传》:昭二十五年,季平子请待于沂上以察罪。杜预谓鲁城南之沂水。是矣。又西入嵫阳县境,合于泗水。○雩水,亦在县南二里,源出县治西南马跑泉,亦曰泮水。《鲁颂》:思乐泮水。即此。水侧有雩坛,亦名舞雩台,即樊迟从游处,曾点所云风乎舞雩者。卫宏《汉旧仪》:鲁雩坛,在城东南,引龟山水为池,至坛西,曰雩水。雩水亦入嵫阳县,注于泗水。又水,在县北二十里,源发县东北五十里石门山,南流入泗水,以溪涧险隘而名。
逵泉县南五里。《左传》:庄三十三年,季友以公命叔牙,饮之归,及逵泉而卒。旁有荼泉等五泉。又南二里有温泉,旁有连珠等泉。又蜈蚣泉,在县西南三十里,西南流经邹县界,入漕河。《志》云:县境之泉,凡二十二,其五入泗,其十六入沂,其一入。又有新跑泉,万历中所新导之泉也。○泽,在县东九里,即鲁僖公牧马处,俗名连泉泽。○阙里在今城内,即夫子故宅也。《从征记》:阙里背洙面泗,四门各有石阃,北门去洙水百步余,今无复旧规。即其地为先圣庙,庙亘南北二门,至为巍焕,古帝王多祀于此。《阙里记》:汉高祖祀孔子宅。后武帝至后汉光武、明、章诸帝,皆幸焉。唐高宗至玄宗,亦幸此。五代周世宗谒孔子祠,又拜孔子墓,命葺孔子祠,禁孔林樵采。宋真宗亦幸焉。今汉、唐以来碑碣,多有存者。阙里东南为汉鲁恭王灵光殿址。其西南为矍相圃,圃周二里。《礼记》:孔子射于矍相之圃。是也。今为学址。○孔林,在城北二里。《史记》:孔子葬鲁城北泗水上,弟子及鲁人从冢而家者,百有余室,因曰孔里。今曰孔林,林广十余里,中有亭一所,相传宋真宗驻跸处。其南有洙水桥。又颜子墓,在防山东南二十里,亦曰颜林。孟子墓在县南四十里四基山阳,本属邹县,唐贞观中,割入县境,今山与邹县接界。少陵在县东八里。《传》云:鲁少之虚也。《世记》:少昊邑于穷桑,以登帝位。徙于曲阜,颛顼始都穷桑,徙帝丘。或曰:穷桑在县北。《左传》:命伯禽封于少昊之虚。又云:世不失职,遂济穷桑。是也。又大庭氏库,在县治东。大庭,神农氏也。或曰古国名。《左传》:昭十八年,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氛,曰:宋、卫、陈、郑火。《志》云:曲阜有大庭氏之墟,鲁于其上作库。晋谯周曰:曲阜城东有大庭坡,炎帝所居。
书云台在城内东南故泮宫中,亦曰泮宫台。《诗》所谓既作泮宫,淮夷攸服者。《左传》:僖五年,日南至,公登台,以望云物。后人因谓之书云台。又季武子台,在今城东北二里。旧《志》云:在鲁东门内。定十二年,公山不狃率费人袭鲁,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,登武子之台。是也。其东南曰襄仲台。又有周公台。《水经注》云:在季武子台西北二里。○庄公台,《志》云:在县东北八里。《左传》:庄二十三年,筑台临党氏,见孟任。是也。稍西南又有昭公台。《述异记》:县南十里有孔子春秋台。
五父衢在鲁东门外二里。杜预曰:鲁县东南道名也。襄十一年,季武子将作三军,盟诸僖闳,诅诸五父之衢。又定六年,阳虎盟公及三桓,诅于五父之衢。八年,阳虎取宝玉大弓以出,舍于五父之衢。《礼记》:孔子少孤,不知其墓,母死,殡于五父之衢。是也。《括地志》:五父衢,在曲阜县西南二里,鲁城内衢道。似误。○蒲圃,旧《志》亦在鲁东门外。《左传》:襄四年,季孙为己树六贾于蒲圃东门之外。又十九年,享晋六卿于蒲圃。定八年,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。即其地矣。又城中旧有棘下里。定八年,阳虎劫公伐孟氏,入自上东门,战于南门之内,又战于棘下。是也。又有屯乡,在县南。《史记》:定十年,孔子去鲁,宿于屯。谓此。
宁阳县府北五十里。西北至济南府肥城县九十里,东北至泰安州一百有五里。汉置宁阳县,属泰山郡,武帝封鲁恭王子恬为侯邑。后汉属东平国。晋省。刘宋大明中,侨置平原县。后魏因之。隋属兖州。开皇十六年,改县曰龚丘。唐因之。宋大观四年,又改曰龚县,仍属兖州。金大定二十九年,复曰宁阳县。元至元二年,省入嵫阳。大德初,复置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二十六里。○宁阳故城县东北十九里。《志》云:汉县治此。又县北十七里有平原乡,相传为齐平原县治。县东南二十里有龚丘城,即隋龚丘县治也。金人移县治此。
巨平城县东北九十里。春秋时,鲁之成邑。桓六年,公会纪侯于成。庄三十年,次于成,备齐也。又襄十五年,齐人围成,公救成。于是城成郛。十六年,齐复围成,后为孟氏邑。昭七年,晋人来治杞田,季孙以成与之,后复归鲁。二十六年,齐师围成,弗克。定十二年,仲由为季氏宰,将堕成,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,齐人必至于北门。且成,孟氏之保障也,无成,是无孟氏也。子伪不知,我将不堕。于是公围成,弗克。哀十五年,成叛入于齐,孟武伯伐成,不克,遂城输以成,既而齐归成。《礼记·檀弓》:子羔为成宰。《史记》:齐宣公四十八年,田和取鲁之成邑。是也。汉置巨平县,属泰山郡,晋宋及后魏因之。后齐废。《括地志》:巨平城,今为故城社,汶水经其东,上有文姜台,其东南即鲁之故成邑。
刚城县东北三十五里。战国时,齐之刚邑。秦昭王三十六年,取齐刚寿,此即刚邑也。汉置刚县,属泰山郡。后汉属济北国。晋曰刚平县,属东平国,后省。《水经注》:汶水西南径冈县北。是也。后讹冈为罡,今有罡城坝。○阐城,在故刚城北。《春秋》:哀八年,齐人取ん及阐。杜预曰:刚县北有阐乡。
阳关城在县东北。亦鲁邑。《左传》:襄十七年,齐高厚围臧纥于防,师自阳关逆臧孙,至于旅松。定七年,齐人归郓阳关,先是为齐所取也。八年,阳虎入ん阳关以叛。九年,伐阳关,阳虎使焚莱门,师惊,犯之而出。《齐世家》:威王六年,鲁伐我,入阳关。杜预曰:阳关在巨平县东,防在今平阴县,旅松近防地也。《括地志》:阳关在博城西南二十九里,西临汶水。是也。今入县界。
蛇丘城在县西北。《志》云:即鲁之蛇渊囿。定十二年,筑蛇渊囿。汉置蛇丘县,属泰山郡。蛇读移。后汉及晋俱属济北国。刘宋因之。后魏属东济北郡,北齐废。杜预曰:蛇丘县有下ん亭。《春秋》:桓三年,公子如齐逆女,齐侯送姜氏于ん。定八年,阳虎入ん阳关以叛。哀八年,齐人取ん及阐,既而复归于我。此即ん邑也。亦作阝。○铸城,亦在县西北,春秋时小国也。《礼记》:周武王未及下车,封尧后于铸。《春秋》:襄二十三年,传臧宣叔娶于铸。谓此。杜预曰:铸即蛇丘县治。《水经注》:蛇水经铸城西,《春秋》所谓蛇渊囿也。又有棘乡。《左传》:成三年,叔孙侨如围棘,取汶阳田。是也。杜预曰:蛇丘有棘乡。
遂城在蛇丘废县东北。故遂国。《左传》:庄十三年,齐人灭遂而戍之。十七年,齐人歼于遂。《史记·齐世家》:桓公五年,伐鲁,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和。《汉志》:蛇丘县有遂乡,故遂国。○谢城,在县东。孔氏曰:定十年,齐侯以夹谷之会,归所侵鲁之郓、ん、龟阴田以谢过,其地皆在汶北,所谓汶阳田也。鲁因筑城于此,以旌孔子之功,名曰谢城。《河渠志》:谢过城有泉,流入汶河城,盖与泰安州接界。
○云山县西北十五里。上有穴,云出其中。又县北二十里有伏山,一名佛山。其南有小山,谓之宁山,县在其南,故曰宁阳。○鹤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稍北曰龟山,连汶上县界。
魏家寨山县西三十里。山高峻,上有石洞,容数百人,元季多于此避兵。○灵山,在县东九十里,连新泰县界,树木葱郁,四时苍翠。又东十里有九顶山,山有九峰,参差竞胜。
○汶水在县西北。自泰安州西南流入县界,至县东北,分而为二:其一为元人所改,由县北三十五里罡城坝而南流,别为水;其一由罡城西流入东平州。今详见汶上县。
水县西三里。汶水支流也。自罡城坝西南流经此,又南流三十里,至府西北三十里之高吴桥,又西南流三十里,经济宁城东隅,与泗水合,入天井闸河。亦谓之光水。《晋书》:慕容兰以数万众屯卞城,徐州刺史荀羡自光水引汶通渠,至东阿征之,临阵斩兰。是引为渠,始于荀羡也。元初,于罡城左作斗门,遏汶水以益泗漕,于是其流始盛。至元六年,以奔流冲激,泥沙填淤,乃议浚之。自闸口至石刺,以通其源,又自石刺至高吴桥,南至王家道口北,五十六里有奇,以达其流,而河复治。明时永乐中,浚会通河,复筑罡城坝,以遏汶水入之流,惟坝南官庄河入,其流渐微。成化十一年,主事张盛复为罡城石闸,稍分汶水支流益之,于是滔滔南注矣。
淄水在县东北。杜预曰:出泰山梁父县,西北入汶。昭二十六年,齐师围成,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。即此淄水也。今涸。○漕水,在县南,源出县治东北蛇眼泉,南流,合县东南诸泉,经府北三十里,西南入于河。
柳泉在县西十里。南流入河。又龙鱼泉,在县东北六十里。又东北十里曰龙港沟泉。○鲁姑泉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又西北十里,曰泺当山泉。又有古城泉,在县东南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境之泉凡十三,其四入汶,其九入于河。○青川村县北三十里。置驿于此,曰青川村驿。又东台,在县东北十里,俗名梁王点军台。
罡城堰在县东北三十四里。元置堰。永乐中,改为坝。成化十一年,主事张盛以旧堰水阔河深,相视其西南八里为罡城新石堰,置闸启闭,以时蓄泄,在今城西北三十里。又河东西闸,俱在县西四里。嘉靖六年,主事吴鹏以水久涸,柳泉复为积沙所壅,乃置闸于此,引柳泉横过河,随时蓄泄,以达其流。又东至城南,会蛇眼诸泉,下流入于漕水,并注河以济运。
邹县府东南五十里。东南至滕县九十里,西至济宁州七十里。春秋时为邾国,鲁缪公改邾曰驺,因山为名。汉置驺县,属鲁国。晋曰邹县,属鲁郡。宋及后魏因之。隋属兖州。唐仍旧。宋熙宁五年,省。元丰七年,复置,仍属兖州。金属滕州。元因之。明初,改今属。城周五里,编户三十九里。○邾城在县东南二十六里。本邾娄之国。《记》曰:武王克商,封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裔曹挟于邾。隐元年,公及邾仪父盟于蔑。仪父,挟之后也。僖二十二年,邾人获公胄,悬之鱼门。杜预曰:鱼门,邾城门也。又有范门。哀七年,鲁伐邾,及范门,犹闻钟声。是也。刘荟《邹山记》:邾城在山南,去山三里。《左传》:文十三年,邾文公卜迁于绎。又哀九年,邾众保于绎。绎即邹山也。《史记》:吴夫差九年,会驺伐鲁。盖邾亦通谓之驺。孟子,驺人也。其地去鲁甚近。《传》曰:鲁击柝闻于邾。故孟子曰:近圣人之居。汉置驺县。自晋以后,皆曰邹县。东晋咸和初,石赵将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于邾,拔之。即邹也,亦谓之邹山。宋时鲁郡治焉。元嘉十三年,尝为兖州治。二十七年魏主焘南侵,自东平趣邹山。李孝伯谓宋张畅曰:邹山之险,君家所凭。是也。宋改置县于此。其故城址周二十里有奇。
南平阳城县西三十里。春秋时邾地,后为鲁平阳邑。哀二十七年,越子使后庸来盟于平阳。即此。战国时,为齐南阳邑。孟子谓鲁慎子一战胜齐,遂有南阳;鲁仲连谓楚攻南阳,皆指此也。汉置南平阳县,属山阳郡。晋属高平国。刘宋改平阳县。后魏因之。后齐省。今其地曰平阳社。○漆城,在县北。《左传》:襄二十一年,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。杜预曰: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。定十五年,城漆,即此漆乡。西北有显闾亭,即古闾丘也。一云闾丘在今县南。
○峄山县东南二十五里。一名邾峄山,亦曰邹绎山。《禹贡》:峄阳孤桐。《诗》:保有凫、绎。绎与峄同也。《左传》:文十三年,邾迁于绎。宣十年,伐邾,取绎。哀七年,鲁师入邾,邾人保绎。杜预曰:绎,邾山也。郭璞云:绎山纯石积构,连属如绎丝然,故以绎名。《史记》:秦始皇二十八年,上邹峄山,刻石颂功德。其所刻石岭名曰书门。《水经注》:峄山东西二十里,高秀独出,积石相临,殆无土壤,石间多孔穴,洞达相通,往往有如数间屋处,俗谓之峄孔。避乱入绎,外寇虽众,无所施害。晋永嘉之乱,大尉郗鉴将乡曲逃此山,胡贼攻守,不能得。今山南有大峄,名曰郗公峄。山北有纪岩,即秦立石处也。《晋书》:建兴末,郗鉴避寇峄山,琅邪王睿就用为兖州刺史,镇邹山。大宁三年,石勒将石瞻攻兖州刺史檀斌于邹山,杀之。义熙四年,南燕司马叔等自留城寇邹山,鲁郡太守徐邕弃城走。宋元嘉二十七年,魏主焘南寇,至邹山,见秦始皇石刻,使人排而仆之,遂引军趣彭城。《志》云:峄山孔穴甚多,其大者曰妙光峒,相传中有穴,与洞庭通。盖环鲁之山不一,而玲珑峭特者,莫如峄山。山之西南二里有村,曰故县,即邹县旧治也。上冠峰峦,下属岩壑,称为绝胜。宋大中祥符初,尝致封号于此山,载在《祀典》。金末,大名府僧智究者谋作乱,潜结其党,会于峄山。盖山岩峻险,可恃为窟宅也。凫山县西南五十里,连鱼台县界。《诗》:保有凫、绎。此即凫山也,土人呼为八卦山,相传伏羲曾画卦于此。又南麓有吕公洞,甚深远。○九龙山,在县东北二十里,山形起伏凡九,上有灵泉,一名灵山。又县东北三十里,曰四基山,山颠有石,状如堂基,其西麓为孟子墓。又东北十里曰昌平山。《史记》:孔子生鲁昌平县鄹邑。山北有昌平乡,与嵫阳县接界。又东北二十里为尼山,与曲阜县接界。
距越山县东北七十里。山高大,冠于群峰,上有龙井。又接舆山,在县东南五里,以山形如两车相接也。其相属者,为塘口山、牙山、阳山。牙、阳两山间有高皇埠,相传汉高微时,曾潜迹于此。县北五里又有冈山。《志》云:山分南北两冈,并高耸。○光武洞,在县南六十里,地名瓦曲村,相传光武曾避兵于此。
○泗河县西南五十里。自嵫阳县流入境,又西南经此,有小闸横截其中,以时蓄泄,济漕河之浅涸。成化以来,屡经修筑。○运河在县西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境所管河岸,南自济宁之鲁桥闸,北至济宁之师庄闸,凡三里。
白马河在县北三十里。源出九龙山,西北流经此。有蓼河,出九龙山东南之蓼沟,亦西北流,至此合焉。又西注于泗水。《志》云:九龙山麓有溪湖,广三里,西流入白马河。○沙河,在县东。《志》云:大沙河出城东山谷间,有兰沟水流合焉。小沙河出冈山下,一名因利沟,经城东,与大沙河合,西南流三十里,注于陂泽。其下流汇于滕县之昭阳湖。
白庄泉县东南四十五里。其旁又有渊源、柳青、三角湾诸泉。又冈山泉,在县北十里。其东北又有鳝眼、孟母、陈家沟等泉。《志》云:县境之泉凡十三,其十二流入泗,其一入于鲁桥运河。
○界河驿县东南五十里。又县城西有邾城驿。
泗水县府东九十里。西南至邹县九十里,西北至泰安州百里。古卞明国。春秋时鲁卞邑。汉置卞县,属鲁国。晋属鲁郡,宋因之。后魏省入汶阳县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置泗水县,属兖州。唐、宋因之。元省入曲阜县,寻复置。今城周三里,编户二十四里。
○卞城在县东五十里,古卞国。《记》曰:汤伐有卞。是也。春秋时为鲁卞邑。或曰:卞庄子食邑于此。僖十七年,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。襄二十九年,季武子取卞。《史记·鲁世家》:顷公亡迁于卞邑。汉为卞县治,晋因之。永和十二年,燕将慕容兰屯卞城,徐州刺史荀羡击斩之。后魏县废,隋改置泗水县于此,元移今治。其南又有姑蔑城。隐元年,公及邾仪父盟于蔑。又定十二年,公山不狃、叔孙辄,帅费人袭鲁,孔子使申句须、乐颀伐之。费人北,败诸姑蔑。杜预曰:姑蔑,即蔑也,在鲁国卞县南,泗水径其北。
梁父城县北四十里。汉县,属泰山郡。晋因之。南燕置兖州于此,刘宋仍属泰山郡,后魏因之。隋属兖州。唐初属东泰州,贞观初县省。《水经注》:梁父故城北即梁父山。旧《志》云:故城北去泰安州六十里,盖接壤处。又西南去宁阳县亦九十余里。
吾阝城在县东南,春秋时鲁邑。《左传》:文七年,城吾阝。杜预曰:卞县南有吾阝城,城吾阝,备邾难也。汉置吾阝乡县,属东海郡。吾阝,读鱼。后汉省。又桃墟亦在故卞城东南,鲁邑也。《左传》:襄十七年,齐侯伐我北鄙,围桃。昭七年,晋人来治杞田,季孙以成与之,而迁孟氏之邑于桃。世亦谓之陶墟,谓舜所陶处。
○陪尾山县东南五十里。《禹贡》:外方桐柏,至于陪尾。是也。泗水发于山下,有数泉并导,经卞城而西,始合为一。山阴有湖,谓之漏泽云。○龟山,在县东北五十里,与新泰县接界,山之北即龟阴也。今详见新泰县。
○泗水县北八里。源出陪尾山,西流,与诸泉会。过县北,又西至曲阜县界。《水经注》:泗水出卞县东南桃墟西北。墟西泽方一十五里。泽西际阜,俗谓之妫亭山。阜侧有三石穴,广围三四尺,泽水从穴而上,自此连冈通阜。西北四十许步,冈之西际,便得泗水之源,盖即陪尾山矣。又有百丁河,在县东北二十里,马庄河在县西北三十里,俱南流入泗河。
玉沟泉县西南十一里。西北流入泗水。又有盗泉,在县东北高陉山阴。《淮南子》:孔子不饮盗泉。谓此。《志》云:县东南二十里昌山下有鲍村等泉,东南五十里凤凰山下有珍珠等泉。其出自陪尾山泉林寺旁者,凡二十余泉,波浪翻涌,高出水面,为山东诸泉之冠。四面旋绕,西北流一里,合为一,遂为泗水上源。《泉河志》:县境之泉,凡五十九,皆汇为泗河。
○菟裘聚在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隐十一年,公使羽父营菟裘,曰:吾将老焉。杜氏曰:菟裘,鲁邑也,在梁父县南。○庚宗亭,在县东。《春秋》:昭四年,传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。又哀七年,吴伐鲁,战于彝,舍于庚宗,次于泗上。盖县与费县接境,吴人之师,自南武城而前也。
滕县府东南百四十里。南至直隶徐州百九十里。古小邾国及滕国地。汉置蕃县,属鲁国。蕃,读若翻。晋属鲁郡。元康中,改属彭城郡。宋因之。后魏孝昌二年,置蕃郡治焉。梁大通二年,将军王弁侵魏徐州,蕃郡民续灵珍攻郡应梁,败死。是也。北齐郡废。隋开皇十六年,改置滕县,属徐州。唐、宋因之。金置滕阳军,大定二十二年,改滕阳州。二十四年,复改曰滕州,治滕县。元因之。明初,州废,县属济宁府。洪武十八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五里,编户八十七里。
○滕城县西南十四里。周滕国,文王子叔绣所封。至战国时,为宋所灭。秦置滕县。汉高祖封夏侯婴为侯邑,号滕公,寻改置公丘县,属沛郡。武帝封鲁恭王子顺为侯邑。后汉仍为公丘县。晋属鲁郡,后废。《志》云:故滕城周二十里,内有子城。
薛城县南四十里。夏车正奚仲国也。《左传》:定二年,薛宰曰:薛之皇祖奚仲居薛,为夏车正,迁于邳。仲虺居薛,为汤左相。是也。周为子男国。春秋时,与于盟会。战国时,为齐所灭。田婴封于此,谓之薛君,秦置薛县。二世二年,沛公命雍齿守丰,自引兵之薛。又项羽以朱鸡石败,自湖陵引兵入薛,召诸别将会薛计事。汉置薛县,属鲁国。晋属鲁郡。刘宋属彭城郡,后魏因之,后齐废。或谓之邳城。又上邳城,在薛城西三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漷水自薛县,又西径仲虺城北,即上邳也。汉吕后三年,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侯。《后汉志》:薛城在春秋之季,曰徐州。哀十四年,齐陈恒执其君,置于舒州,寻弑之。《史记》作徐州。又句践平吴,以兵北渡淮,与齐、晋诸侯会于徐州。又齐威王谓魏惠王,吾吏有黔夫者,使守徐州。又宣王八年,与魏襄王会徐州,诸侯相王也。十年,楚围我徐州。《楚世家》:威王七年,伐齐,败之于徐州。《竹书》:梁惠成王三十一年,邳迁于薛,改名徐州也。《括地志》:薛城在薛河北,周二十八里,齐田文封薛,乃改筑之。其城坚厚无比,中有田文墓。《晋书·地道记》:仲虺城,在薛城西三十里,即上邳矣。虺,奚仲后,相汤时居此,俗谓之斗城。
阝城县东六里。春秋时小国也。庄五年,阝犁来来朝。僖七年,更为小邾。即此城矣。杜预曰:昌虑县东北有阝城,在南梁水东。○常城,在县东南。《诗》:居常与许。郑氏曰:常或作尝,在薛之旁。孟尝君食邑于薛,今薛城南十里有孟尝集。或以为即古尝邑。《史记·越世家》: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,以聚常、郯之境。索隐曰:常,邑名,即田文所封。
昌虑城县东南六十里。春秋时滥邑也。昭三十一年,邾黑肱以滥来奔。即此。汉置昌虑县,属东海郡,宣帝封鲁孝王子弘为侯邑。后汉建武五年,董宪与刘纡悉兵数万人屯昌虑,又招五校余贼拒守建阳。帝至蕃,去宪百余里。既而进攻宪,大破之。建安三年,曹操尝析置昌虑郡。十一年,复故。晋亦曰昌虑县。元康中,改属兰陵郡。刘宋泰始中为郡治,后乃属兰陵郡,北齐废。后周大象二年,尉迟迥举兵相州,徐州将席毗罗应之,军于蕃城,陷昌虑。隋大业十年,彭城留守董纯大败贼帅张大虎于昌虑,即故城矣。其城周十里,内有子城。戚城县西南五十里。或曰秦县也。二世二年,泗州守败于薛,走至戚。又曹参尝迁为戚公,即此。汉仍置戚县,属东海郡。后汉及晋皆为戚县,后废。其城周四里,为运道所经,有泇河通判驻于此。○桃山城,在县东。晋改置城于此,为戍守处。太和六年,苻秦将俱难攻晋兰陵太守张闵子于桃山,桓温遣兵击却之,即此。
休城县西二十五里,战国时齐邑。孟子去齐居休,是也。汉文帝封楚元王子富为侯邑,今废。又城,在县西南五十里,相传齐王所居邑。《沛县志》:沛东北四十里有观城,亦曰城。○灵丘城,在县东三十里,明水之南,城周八里,内有子城。战国时,齐南境邑,孟子谓氐蛙辞灵丘而请士师。指此。《史记》:齐威王元年,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。是也。
固城县东五十里。马山之北,薛河之南,半为河水所圮,盖南北朝时戍守处。或谓之五固。萧齐建元二年,淮北泗州民不乐属魏,齐主复遣间谍诱之,于是徐州民桓标之、兖州民徐猛子等,所在蜂起为寇盗,聚众保五固,推司马朗之为主,魏遣尉元等击平之,即此地也。又有梁城,在县东漷河之南,有台,谓之旧城台,亦昔时戍守处。
○桃山县东南五十里。一名华采山,亦曰义珠山,或讹为陶山。又高山,在县东六十里,上有赵盾祠。迤西为薛山,薛水源于此。○薛山,在县东北四十里,岩洞颇胜,下有茶泉,流入薛河。其相接者曰马山,山南有泉,西流为明水。又西有石沟,车箱水出焉,下流入漷水。
连青山县东北五十里。形如莲花,亦曰莲峰山,中有泉,南沙河出焉,即漷河也。自连青山涉漷三十里,为大白山。又十里为越峰山、大阜山,皆高出云表,峰峦洞壑,迥绝人世。《志》云:越峰山在县东北七十里。
狐骀山县东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襄四年,臧纥侵邾,败于狐骀。哀二十七年,越子使后庸言邾田封于骀上。杜预曰:蕃县东南有狐骀亭,亭因山以名也。○巨山,在县东南六十里。张裴《记略》曰:巨山盘郁蓊葱,下有水,曰圣泉,不涸不盈,味甘而冽。又有微山,在县南百里,纯石带土,所谓也。与江南沛县接界。孤山在县东南。魏收《志》:昌虑县有孤山。梁天监五年,桓和侵魏兖州,进屯孤山,魏将樊鲁击破之。○龙山,在县北二十五里,峰峦奇秀,上有龙湫。又落凤山,在县东三十里,峰峦起伏,形如波浪。旁有大公、尖顶、浮柱等山,皆连亘于县东。
○运河县东南六十里。一名新运河。嘉靖四十四年,河决沛县,淤沽头闸,上下百余里,遣工部尚书朱衡,北自南阳,南至留城,筑新河百四十一里,其西岸为沛县境,东岸则县界也。今详见川渎漕河。
薛水县南四十里。源出高、薛二山间,经桃山北,绕薛城而西南流,入江南沛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三十里,曰三河口,以薛河、北沙河、赶牛沟三水,合于此也。赶牛沟出县西南五花泉,今见沛县境内。○梁水,在县东十五里,自平地涌出。《后汉志》蕃县有南梁水。《水经注》:蕃县东北平泽泉若轮焉,南邻于漷,亦谓之西漷。首受蕃县水,西注山阳。湖、陆二水,皆由沛入泗,以在蕃县南,故曰南梁也。今水出县东北六十里荆沟村,其源亦曰荆沟泉,西流经旧滕县北,西南流,折为九曲,又西会漷水,入于运河,亦谓之梁溪。成化十八年,引梁溪源水绕城外郭。即此。
漷水县南十五里。源出连青山,西南流,至三河口,合于薛河。《左传》:襄十九年,取邾田,自漷水。哀二年,季孙斯伐邾,取漷东田及沂西田。杜预曰:漷水出东海合乡县西南,径鲁国,至高平湖陵县入泗。今近出连青山,入薛河,亦谓之南沙河。自运河东徙,恐沙为漕病,筑黄甫坝遏之,北出赵沟,西会南梁水,入于运河。○北沙河,在县北十五里,源出龙山,西南流,合于漷水。《邑志》云:源出邹峄山,至洪疃,分二河,夹休城而西,会白水河,入运河。又明水在县东北二十里,源出马山,东南流,入漷水。又小白河,在县西四十里,亦曰白水河。县南八十里又有伯冢河。又南十里曰三界湾河,旧俱会漷水入于运河。
昭阳湖县西南七十里,接沛县界。县境诸泉,皆停蓄于此,水盛则溢出沽头诸闸以济运,水涸则民皆佃种。嘉靖末,大河决入,运道浅淤,乃改浚新河,出湖之东,而湖为河流散溢之处。今详见江南沛县。○独山湖,在县西五十里,接鱼台县界,邹、泗之水,余流所汇也,亦引流入于运河。
代陂在县东。晋永和五年,时石赵衰乱,褚裒帅众伐赵,径赴彭城,鲁郡民亦起兵附晋,求援于裒,裒遣部将王龛等迎之,与赵将李农战于代陂,败没。即此。
赵沟泉县西南二十六里,旁有纹沟、三山、五花等泉,旧俱由上沽头闸入漕河,今附南沙河而西北达于运河。又北石桥泉,在县北二十里,旁有三里桥、大乌等泉,俱注于北沙河。又黄沟泉,在县东南八十里,与温水、龙湾诸泉,旧俱经沛县留城闸入漕河。《泉河考》:县境凡一十九泉,旧俱入昭阳湖,今皆引流入于漷河,以达运河。
○临城驿县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城东有滕阳马驿,此为临城马驿,南北陆道所经也。又县南九十里有沙沟集巡司。○逍遥台,在故薛城南十里。《左传》:庄三十一年,筑台于薛。在鲁境内。此台齐宣王时,孟尝君归薛筑,名曰逍遥。又清凉台,在县东南四十里,相传汉武东巡,置宫于此,复筑台曰清凉。今其地名汉宫村。
峄县府东南二百六十里。东北至沂州百八十里,西南至江南邳州二百八十里,西至江南沛县百五十里。春秋时鄫国。汉为兰陵、[C051]二县地,属东海郡。后汉因之。晋元康初,置兰陵郡,治[C051]城县。刘宋及后魏因之。隋郡废。开皇十六年,置鄫州。大业初,州废,改[C051]县为兰陵县,属彭城郡。唐初,复置鄫州,又改兰陵为[C051]县。贞观初,州废,县属沂州。宋因之。金明昌六年,复改[C051]县为兰陵县。贞中,改属邳州。兴定中,又置峄州治焉。元初,以州属益都路。至元二年,以县省入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州为县,属济宁府。十八年,改今属。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三十六里。
○[C051]城县西北一里。汉置[C051]县,以[C051]水所经而名。[C051]读拯,俗作承,误也。晋为兰陵郡治。刘宋泰始中,郡移治昌虑县,后魏仍为郡治。隋为鄫州治。大业初,改[C051]县为兰陵。唐复为[C051]县。元和十四年,楚州刺史李听讨淄青叛帅李师道,克海州,败其兵于沂州,拔[C051]城。是也。宋亦曰[C051]城,金人复曰兰陵。贞四年,徙治娄村。元省入峄州。明初改筑今城,成化二十六年,始砌以石,其后相继修葺。杜预曰:[C051]县东南有向城,或以为古向国。盖其地与沂州接境。
兰陵城县东六十里。《史记》:荀卿适楚,春申君以为兰陵令。《十三州志》:兰陵故鲁之次室邑,其后楚取之,改为兰陵。汉置县,属东海郡。后汉建武四年,董宪将贲休以兰陵降,既而宪复陷之。五年,宪等自下邳还兰陵。即此。晋属兰陵郡,刘宋及后魏因之。隋大业初,省入[C051]县,寻改[C051]县曰兰陵。唐武德四年,改兰陵为[C051],而别置兰陵县属鄫州。贞观初,州废,县亦并入[C051]县。
鄫城县东八十里。春秋时小国也。僖十四年,鄫子来朝。襄六年,莒人灭鄫。昭四年,取鄫。《史记》:夫差七年,败齐师于艾陵,遂至缯。即此。后为楚地,汉置缯县,属东海郡。后汉属琅邪郡,晋因之,后废。隋复置鄫城县,大业初,并入[C051]县。唐初为山贼左君衡所据,事平复置鄫城县,为鄫州治。贞观初,州县俱废。杜预曰:鄫县北有蔇亭。《春秋》:庄九年,公及齐大夫盟于蔇。即此。
Τ阳城县南五十里。春秋时小国。城西有且水。襄十年,晋侯会诸侯及吴子寿梦于且,遂伐Τ阳,是也。汉置傅阳县,属楚国。傅、Τ,同读福;且,同查。后汉属彭城国。晋因之,后废。○合乡城,在县西北,汉县,属东海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刘宋属兰陵郡,后魏因之。后齐废。《沛县志》:合乡即古之互乡,《论语》所谓难与言者。
建阳城在县西。汉县,属东海郡,宣帝封鲁孝王子咸为侯邑。后汉亦曰建阳县。建武五年,董宪招五校余贼拒守建阳。是也。晋省。《志》云:县西四十五里,有建陵城,在白茅山之阳。或曰:建陵即建阳之讹也。今江南沭阳县有建陵城。又阴平城。旧《志》云:在县西南三十里,今亦见沭阳县。○二疏城,《志》云:在县东四十里,城方五六里,内有散金台,相传汉疏广疏受所居。或谓之不其城。
○君山县北六十里。亦曰抱犊山,又为抱犊固。《述征记》:抱犊固壁立千仞,顶宽平而有水。山去海三百里,天气晴朗,宛然在目。山上有池,周回五丈,深三四尺,水旱如一。有地数顷,相传昔有王老者,抱犊耕其上。故名。汉曰楼山,魏号仙台,高九里,周四十五里。齐建元三年,淮北民桓磊鬼叛魏,破魏师于抱犊固。又梁天监五年,青、冀二州刺史桓和克魏朐山城,又击魏兖州,拔固城。既而别将萧及屯固城,魏将元恒复攻拔之。胡氏曰:固城当即抱犊固也。《志》云:君山之旁,又有巨渠山、熊耳山,与滕县接界。又车梢山,亦与君山相接。《寰宇记》谓之花盘山,亦名三峰山,沧浪渊水出焉,即[C051]水上源也。今城西有孺子桥,盖因孟子所称而名。
仙坛山县东北一里。《志》云:山巅广数里,攒簇奇秀,望之如庐。相传古仙人所居。又东北四十里为榜山,下有洞,泇水出其下。○夹山,在县北七十里,或误以为夹谷。其相接者曰夹儿山,旧有锡场。
青石山县东七里。顶有石穴,深数丈,西崖瀑布自削壁而下,达于涧底,中有仙洞。或谓之石城山。晋咸和中,彭城内史刘续据兰陵石城,后赵将石瞻攻拔之。魏收《志》:兰陵县有石孤山,当即石城矣。○葛峄山,在县东南十五里,[C051]水环其下。曰葛峄者,以山川络绎如葛之有蔓也。亦名桂子山。又青檀山在县西十里,山多青檀树,有流泉注[C051]水。俗名龙凤山。又马山在县南九十里,以山势若奔马而名。或谓之马旺山,武水出焉。
○泇河在县南。有二:东泇河,出榜山,一云出费县南山谷中,南流经沂州西南卞庄。东分一支,经州西南三十里芙蓉山下之芙蓉湖,溉田数千顷,古所称琅邪之稻也。西泇河,出君山,东南流,至三合村,有鱼沟水及东泇河并会于此,因名。南贯蛤、馒、连、汪四湖,溉田倍于芙蓉湖。又南合[C051]水,谓之泇口,入邳州境,注于泗河,淮泗舟楫通焉。《唐志》:[C051]县有陂十三,畜水溉田,皆贞观以来筑。《齐乘》云:沂、峄二州,仰泇、[C051]二水溉田,青、徐水利,莫与为匹,皆十三陂遗迹也,后多堙塞。万历三十二年,改泇河为运道,堑山划石,引泗会沂,泇河遂成大川。今详见江南邳州。[C051]水县西七里。出县北六十里花盘山之车梢谷,其源曰沧浪渊,南流合许池水,今沧浪渊水微许池遂为正源。至县西,经青檀山下,又南经县南三十里,有金注水流入焉。水出县西二十里石屋山之瀑布泉,至县西南五里,有桥跨其上,曰萧桥。又东南入于[C051]水,又东会彭河水,入于泇河。《齐乘》:[C051]水溉田千余顷,旁多美竹,人赖其利。今否。《邑志》:县西门外有[C051]治河,出许家泉,东南流,入邳州界,即[C051]水矣。彭河县东南五十里。一名中心沟。源出县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下之玉华泉,东合众流,又东会[C051]水,注于泇河,土人谓之运铁河。王应麟曰:彭城北至[C051],有铁官,其南有铸钱山,盖因以名。又武河在县南百里,源出马山。《水经注》所谓小沂水也。旧《志》:泇河南合于武河。[C051]水亦东流合焉,并入于泗。今详见邳州。
光武泉县西北五十里,引流为巨龙河。相传光武征董宪时,曾驻于此。下流合于泇河。又许池泉,在县西北二十里,三泉并发,即[C051]水上源也。又温水泉,在县西五十里。县西二十里又有许有泉,西南流,会温水诸泉入滕县百冢河。《泉河考》:县境有泉五,三入昭阳湖,二入沂水,今并注于漕河。
○渣口戍在县东南。《后汉志》:Τ阳有且水,谓之且口。《春秋》:诸侯会吴于且。又哀六年,叔还会吴于且,是也。梁大通二年,魏泰山太守羊侃举兵袭兖州,不克,南奔,至渣口。渣、且同,并音侧加反。盖即今之泇口云。○邹坞镇,在县西六十里,今有巡司戍守。
金乡县府西南百八十里。东北至济宁州九十里,东南至江南丰县百里。古缗国。春秋时宋邑。汉置东缗县,属山阳郡。后汉析置金乡县,以山为名。晋属高平国。刘宋因之。后魏亦曰金乡县,属高平郡。隋属曹州。唐武德四年,置金州治焉。明年,州废,县属戴州,又徙州治此。贞观十七年,州废,县属兖州。元和十三年,武宁帅李讨淄青叛帅李师道,克其金乡。是也。五代周改属济州。宋因之。元属济宁路。明洪武十八年,改今属。城周六里有奇,编户三十三里。
○东缗城县东北二十里。本夏之缗国。《传》云:帝相娶于有缗氏。是也。春秋时属宋。僖二十三年,齐伐宋,围缗。邹衍曰:余登缗城,以望宋都者也。汉初周勃攻缗。即此。寻置东缗县。缗读。后汉建武十一年,封冯异长子彰为侯邑。兴平二年,吕布屯于东缗,与曹操战,败走。晋省县入金乡。
昌邑城县西北四十里。本秦县。二世三年,沛公击昌邑,昌邑人彭越以兵属沛公。是也。汉初,属梁国。景帝三年,吴楚七国反,攻梁,周亚夫引兵东北壁昌邑中。六年,分梁为山阳国,治昌邑。武帝天汉四年,更为昌邑国,封子为昌邑王。始元初,子贺嗣。十二年,征为昭帝。后贺废,国除为山阳郡,仍治昌邑。后汉为兖州治。兴平初,吕布与曹操争兖州,自乘氏东屯山阳。晋泰始初,更为高平国,亦治昌邑。刘宋移高平国治高平县,以昌邑省入金乡。隋复分置昌邑县,属曹州。大业初省。《志》云:昌邑城纵横皆六里。一云外城,周三十余里,中城周十余里。一名山阳城。或曰:山阳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误。
梁丘城在县西南。杜预曰:昌邑西南有梁丘城。《左传》:庄三十二年,宋公齐侯遇于梁丘。即此。亦曰梁丘乡。《括地志》:梁丘城在成武县东北三十二里。盖接界处也。○防城,在县西六十里,亦春秋时宋邑。隐十年,郑人伐宋,入防。杜预曰:昌邑西南有防城,亦谓之西防,以别于费县之防城也。王莽末,佼︹为西防贼帅,后附于刘永。建武三年,盖延等败刘永于睢阳,佼︹奔保西防。太子贤曰:西防在单县北四十里。盖境相接也。又有防东城,在县南,后汉置县,属山阳郡,晋省。
○阳山县西北三十里。山多美石,葛山在其前,鱼山在其右,位处众山之阳,因名。古山阳郡城在其下。《志》云:葛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,鱼山在县北三十五里。金莎岭《志》云:在城东里许。西自曹县、定陶,东抵鱼台,绵亘三百余里,因地异名,实一岭也。《水经注》:金乡有数山,皆空中穴口,谓之隧。戴延之《西征记》:焦氏山北数山,有汉司隶校尉鲁恭穿山,得白蛇、白兔,不以葬,更葬山南,凿而得金,故曰金乡山。今焦氏山东,即金乡山也。有冢,谓之秦王陵,山上二百步得冢口,堑深十丈,两壁峻峭,中有埏门及内外堂。或云:昌邑哀王冢,北接巨野县界。
○大河在县西南百里。自曹州及单县流经县境,又东南入江南砀山县界。又济水,旧亦在县界。《水经》:济水径乘氏,西分为二:其一水东流过昌邑县北,又东径金乡县南,又东过东缗县北,又东过方与县北,为菏水。今堙。
洙水在县东北。或曰:泗水自鱼台支流入县境,谓之洙水。宇文周末,于仲文击尉迟迥将席毗罗于金乡,毗罗众溃,争投洙水死,水为之不流。《水经注》:洙水径瑕丘城,又西南径山阳郡南平阳县之闾丘亭,又西至高平南,入于泗水。高平,见巨野境,洙水在是时应至县界也。又《后汉志》乘氏县有泗水。乘氏,今曹县地,盖水道迁流,今昔不同久矣。
涞水旧在城北。《志》云:单县城东及县城北俱有此水,石晋时所开,首受汴水,北抵济河,南通徐、沛,元以后渐堙,惟下流入沛者,水道仅存云。○大义河,在县北,旧自济宁州流入境。《宋史》:庆历中,浚任城、金乡之大义河以通漕。是也。今亦废。《志》云:县北十里有三家湾,源出巨野县,经成武入县界,注济河。今亦涸。又蛭沟,在县南八里,东达谷亭镇,西抵成武界,元末淤,今故迹仅存。
○甲父亭《志》云:在故昌邑城东南。古国也。《左传》;昭十五年,齐侯伐徐,徐人行成,赂以甲父之鼎。盖甲父之重器矣。又茅乡,杜预曰:在昌邑西南,周公子所封,后为邾邑。哀七年,茅成子以茅叛,即此。亦谓之茅乡城。
鱼台县府南百七十里。东南至江南沛县百十里。春秋时鲁棠邑也。隐公观鱼于棠,即此。汉置方与县,属山阳郡。方与,读曰房预。后汉因之。晋属高平国。刘宋及后魏因之。后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,复置,属徐州。唐初,属金州,寻属戴州。贞观中,改属兖州。宝应初,改县曰鱼台。五代唐属单州。宋因之。元属济州。至元初,省入金乡,寻复置。明初,属徐州,又改属济宁府。洪武十八年,改今属。城周七里有奇,编户二十七里。
○方与城在县城北。春秋时宋之方与邑。《战国策》:楚人说顷襄王外击定陶,则大宋、方与二郡者举矣。秦置方与县。《史记》:二世二年,秦嘉立景驹为楚王,引兵之方与,欲击秦军定陶下。又沛公取湖陵、方与。汉仍置方与县。其北有鲁侯观鱼台,唐因改为鱼台县。元和四年,淄青帅李师道请移县于黄台市,即今县治。九年,武宁节度使李奉诏讨师道,遣将李败贼于鱼台,进取金乡。十四年,攻李师道,自金乡进至鱼台,是也。《志》云:鱼台县故城在今县东北五十里。今城北旧有小城,即故方与县治。○湖陵城,在县东南六十里,亦春秋时宋邑,后属楚。春申君谓魏氏将出而攻钅至、湖陵、砀、萧、相者也。秦置湖陵县。汉因之。今详见江南沛县。
重乡城县西北十一里。《春秋》:僖三十一年,取济西田分曹地,使臧文仲如晋,宿于重馆。杜预曰:方与,西北重乡城也。又郎城,在县东北九十里。《左传》:隐元年,费伯帅师城郎。桓四年,公狩于郎。十年,齐侯、卫侯、郑伯,来战于郎。庄八年,师次于郎,以俟陈人、蔡人。三十一年,筑台于郎。昭九年,筑郎囿。皆此也。盖鲁之边邑。杜预曰:方与县东南有郁郎亭,郗鉴城在县南。《志》云:在湖陵城西,东晋初,郗鉴常营于此。《水经注》:泗水径郗鉴城北,又东南径湖陵城。是也。○凫山县东北六十里,北接邹县界。稍东有黄山,即黄良泉所出。县东北百里又有平山,有泉出焉。其相近者又有独山、庙山、云寨山、兖山。《志》云:诸山皆在县东北境。
○运河在县东十七里。谓之旧运河,即泗水也。自济宁州流入县东北四十里之南阳闸,又南历谷亭、八里湾、孟阳泊,凡四闸而径湖陵城,又南经庙道口闸,过沛县东,历上沽头等闸,始至留城,凡百六十三里。嘉靖四十四年,黄河横决,闸河淤塞。明年,开新河于县东北二十里,自南阳至留城,凡百四十里,而旧漕河遂废。
荷水县北十里。《禹贡》:导荷泽被孟诸。又云:导沇水东至于荷。今荷水经金乡县界流入,至县东,合于泗水。一名五丈沟,盖济水合荷水之下流也。《水经注》:荷水即济水所包注,以成湖泽也。济水屈从桓公沟,南至方与县,入荷水。荷水又东径秦梁夹岸,积石一里,高五丈,世传秦始皇东巡所造,即五丈沟矣。又东与泗水合于庭城下,俗谓之黄水口。黄水西北通巨野泽,亦沿注于荷,故名。今多堙塞。
泥河泉县东二十五里。引流为泥河。又平山下为平山泉,其东南为东龙泉,西为西龙泉。《志》云:县境有泉凡十五,俱引流而入于漕河。
牛头河《府志》:由济宁西二十里,首受永通闸泄出漕渠之水,注之耐牢坡,至鱼台塌场口,开广运闸而出,入于旧渠。盖黄河故道也。明初,用兵梁晋,开通此渠,以资运导,故建永通闸于北。正统以后,防塌场口之溃,故建广运闸于南。漕渠水盛,由此行舟黄河。自曹州双河口来,亦由此入运。今运渠北徙,河水南流,此河与故渠同塞。迩年,巨、郓、陶、嘉四县汇水来自西北,曹、单、城武、金乡四县汇水来自西南,皆自牛头河出钓钩嘴,由旧运河经谷亭、沛县至留城入运,下流阻塞,漫为巨浸。韩庄支渠,盖难泄此也。沙河北沙水也,在县东南。自滕县西流入境,又西入江南沛县界。
独山湖在县东北五十里,属滕县界。又县东南七十里有阳城湖,县东北寨、兖二山水所汇也。其水别为小河,入漕济运。
泥河引流为泥河,经沛县界入漕。亦曰泥沟。
○武唐亭县东北十二里。《春秋》:隐二年,公及戎盟于唐。杜预曰:方与县北武唐亭是也。五年,公矢鱼于棠。亦即此。其地有鲁侯观鱼台。《水经注》:荷水又东经武唐亭北城,有高台二丈许,其下临水,昔鲁侯观鱼处。
费亭在县西南。春秋时,鲁大夫费伯食邑也。《晋书·地道记》:湖陆西有费亭城,魏武初封费亭侯,即此。似误。今见河南永城县。又西有极亭。隐二年,司空无骇入极亭,费岑父胜之。盖在此。
亭镇县东二十里。春秋时有宁母亭。《左传》:僖七年,公会齐侯、郑伯,盟于宁母。杜氏曰:方与县东泥母亭。是也。泥,读如宁。又东为庭城,后讹为亭,亦曰谷亭,泗水经此,亦曰亭河。水深数丈,波涛洶涌,俗名负娘河。相传昔有孝子负母渡此也。建文三年,燕军至大名,以南军萃德州,资储皆在徐、沛,遣将至济宁亭,尽焚军兴以来储积,南军于是大困。嘉靖九年,黄河尝冲决至此,俗名黄水口。有谷亭闸,旧运河所经也。明嘉靖四十五年,废沛县境之沙河驿、济宁州之鲁桥驿,而改建河桥驿于谷亭镇。寻并移沙河递运所于此,改曰谷亭递运所,北至济宁州,南至沛县,俱九十里。隆庆中,运河东徙,废递运所及闸,而移驿于南阳。《志》云:沙河镇在县东南五十里。今见沛县。
塌场口县南四十里。旧为运道所经。永乐九年,刑部侍郎金纯浚元人运河故道,引汴水自开封入鱼台塌场口,会汶水经徐、吕二洪入淮。汶水,即泗水也。嘉靖九年,黄河由单县侯家村决塌场口,冲谷亭。即此。其北有广运闸,今废。河桥驿县东北四十里南阳镇。明隆庆五年,新运河成,自谷亭移建于此,为往来津要。
双龙桥在县东南五十里,跨沙河上。
苏家坝在县东南沙河镇,北遏滕县境内大乌诸泉流以达漕河。又南阳坝,在县东北二十里旧运河上。
枣林闸在县东北四十里,接沛县界。又南阳闸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俱在新运河上,有闸官。又县东五十里有利建闸,东南六十里有邢庄闸,亦在新运河上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三十五里有上广运闸,三十里有下广运闸,东二十五里有八里湾闸,俱在旧运河上。单县府西南二百十里。东至江南丰县九十里,南至河南夏邑县七十里。鲁单父邑。汉为单父县,属山阳郡,郡都尉治焉。单父,读曰善甫。后汉初,封刘茂为侯邑,改属济阴郡。晋属济阳郡,后废。刘宋改置离狐县,兼置北济阴郡治焉。魏收《志》:郡,宋孝武置,魏因之,治单父城。是也。后齐郡县俱废。隋开皇六年,更置单父县,属曹州。唐初,属戴州。贞观十七年,改属宋州。光化中,置辉州于此。后唐同光二年,改置单州。宋因之,亦曰砀郡。金属归德府。元属济宁路。明洪武元年,以州治单父县省入。二年,改州为县,属济宁府。十八年,改今属。城周九里,编户四十二里。
○单父城在今城南半里。春秋时鲁邑也。宓子贱、巫马期,皆尝为邑宰。秦置单父县,属砀郡。吕后父吕公,单父人也。刘宋时废单父县,侨置离狐县于此。北齐废。隋复单父县。唐光启初,置单州,领单父、砀山、成武、鱼台四县。大顺二年,泰宁节度使朱瑾攻朱全忠之单州。是也。光化二年,朱全忠表以县属辉州,三年,移辉州来治。后唐曰单。宋以后因之。明嘉靖二年,黄河水溢,旧城垫没,六年徙今治。《志》云:府境属邑多土城,惟县城以砖,嘉靖初所改筑。○平乐城,在县东四十里,汉县,属山阳郡。后汉省。《寰宇记》谓之平城,误。
○大陵山县西南五里。地高耸,水不能啮,俗谓之土山。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。○开山,在县东南七里,有三山连峙,状若倚然。又二里为栖霞山,相传梁孝王尝游此。○黄河县南二十里。自曹县流入界,又东入江南丰县界,岸长七十余里。《志》云:县南境黄固口,即贾鲁旧河也。万历中,河屡决溢,大约东出丰县,东南出砀山县,县皆为之孔道。黄固口亦曰牛黄固,与河南虞城县分界。
涞河在县东门外。又东入金乡县界,北抵济宁。《志》以为宋之运河也。今堙。○丰水,在县东南。《水经注》:丰水上承大荠陂,东经己氏及平乐县,又东径丰县故城南。大荠陂,盖在今曹县境,今故流已堙。
○吕固村在县南。相传吕后所居。又有晏固,在县东三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山皆平地突起,类如丘垤,小者谓之固。
城武县府西南二百九十里。东南至单县五十里,西至曹州定陶县五十里。春秋时郜地,后属宋。秦置成武县。二世三年,沛公将周勃攻东郡尉于成武。即此。汉亦曰成武县,属山阳郡。后汉属济阴郡。晋属济阳郡。刘宋属北济阴郡。后魏因之。后齐置永昌郡。后周大象二年,尉迟迥将檀让屯成武,于仲文击破之,遂拔成武。隋初,郡罢。开皇十六年,置戴州治焉。大业初,州废,县属济阴郡。隋末,复置,群盗孟海公据曹、戴二州,为窦建德所并。唐初,亦属戴州。贞观中,州废,县属曹州。光化中,属辉州。五代唐属单州。宋因之。元改属曹州。明洪武四年,属济宁府,寻改今属,讹成曰城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二十五里。
○郜城县东南二十里。古郜国。周文王庶子所封。富辰所谓郜、雍、曹、滕者也,后附庸于宋。《左传》:隐十年,郑师伐宋入郜,归于我。桓二年,取郜大鼎于宋。即此。汉置郜成县,属山阳郡。后汉省入成武县。《志》:郜有二城,此为北郜城,又南二里曰南郜城。宅城在县北。汉置宅县,属济阴郡。宅,音妒。武帝征和二年,封商丘成为侯邑。又昭帝始元二年,封金日为宅侯。后汉省。《地道记》:成武县有宅城。刘宋泰始二年,薛安都以彭城降魏,魏遣尉元等救安都,进军于宅。即此。○文亭山县西北二里。上有文士亭,相传汉高曾驻跸于此。又梁丘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春秋时,齐侯、宋公遇于梁丘。盖在此。今见金乡县梁丘城。
○黄水在县南。大河支流也。明永乐中,自河南封丘县导河入鱼台之塌场口,自曹县北定陶南流入界,经县南而东。后堙废。然大河东注,县辄被其患,堤塞恒切焉。济水在县西。《水经注》:济水又东北经成武城西。又有黄沟水自北注之,今堙。又荷水在县南,旧自曹州流入境,又东经金乡县入鱼台县界。今详见鱼台县。附见:
兖州护卫在府城内。洪武中,为鲁府置。又滕县守御千户所,在县城内,洪武四年置。